2018年2月19日,人民日报推出《牵妈妈的手》微视频刷爆朋友圈,3月,光明日报短视频《光明的故事》引发刷屏式传播。可见,商业平台在短视频战场互相厮杀之时,纸媒在主旋律的引领之下,正在重构互联网内容生态,他们高度关注受众对融媒体产品的可视化体验,制作出彰显重大题材的优质短视频作品,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。
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,光明日报推出的重大题材系列微视频作品,短时间达到超过10亿的触达量和1.4亿的浏览量。
近几年,受互联网的严重冲击,纸媒经营状况出现断崖式下跌,一些报刊甚至休刊停刊,曾创下单天广告额400万元的《华商晨报》于2018年末停刊,《北京晨报》则在2018年最后一天宣布休刊。
纸媒转型建立自己的融媒体中心,拥抱互联网势在必行,大型党报集团已经走在了前列,如人民日报、光明日报、浙江日报、新京报等,他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视频制作中心,如人民日报社的人民演播厅。
但与这些大型党报集团,或者实力雄厚的都市报相比,大多数中小型报社在转型做短视频的道路上,仍然力不从心。传统纸媒在视频制作上并不占优势,而且还面临短板。策划创意、脚本撰写、后期制作,每一项要想达到专业水准都并非易事。这背后,还需要机制的转型、人的转型、合作方式的创新。
纸媒影视素材获取困难
与电视媒体相比,报纸类传统媒体在制作短视频上存在一些劣势,比如视频素材较少、需要尽快建立视频素材库。
如今,大部分已有的影视素材是有版权的,仅用于欣赏,一般不可免费大量传播,更不能用于商业盈利活动中,这就要求报纸类传统媒体在转型做短视频的过程中,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影视素材库。影视素材库的建立有两个路径,一是自身内部不断积累完善,二是购买正版的影视素材。
在起步阶段,纸媒一般不可能有完善的影视素材库,大部分会去购买正版的影视素材,而这部分素材价格昂贵,某视频素材分享网站上,个人上传的作品,基本上是不含人物的背景视频,40秒钟的售价在40~90元不等。素材买回来后,制作者或许仅仅会选取其中的几秒,如果切换场景,就需要购买另外的素材。背景如果加不同的特效就要购买不同的特效素材,所以,仅仅是背景素材这块,花费就不菲。而一段完整的高品质视频,对素材的要求和对拍摄场景的要求都很高。
即使是现拍,素材库的建立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满足快速大量出片的需求,所以,视频素材欠缺是制约纸媒转型短视频制作的一个因素。
采编人员的创意和制作水平低
报刊类传统媒体,毕竟擅长的是文字和图片制作,制作视频不是优势,在融媒体建设的迫切要求下,临阵上马视频制作中心,在没有积淀的情况下制作符合读者阅读需求的短视频,就必须要提高采编人员的创意和制作水平,打造一支本领过硬的视频制作团队,将更多的文字新闻、文字故事用视频来传达。
而实际情况却是,传统纸媒内部的视频制作团队基本都是原有的采编人员兼职,这就容易出现两个问题:一是这些人员不会制作视频;二是不愿去做视频。
纸媒内部的采编人员,基本上是中文、新闻、传播、图片设计专业,从事的都是文字采编、新闻摄影、图片编辑工作,就连新媒体小编,也很少涉及到视频业务,更遑论拍视频、制作视频向大众发布了。有些纸媒领导急于求成,倡导向网红学习,殊不知流量网红大多展示的都是自己以及自己的日常美妆和穿搭,而媒体(除非是美妆、服装、时尚类专业媒体)不仅肩负着经济效益,更肩负着社会效益,所以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而不顾舆论导向,这样一来,对视频的内容、创意要求就更高,不仅要符合大众的观看需求,还要以正能量、主旋律为导向。
在短视频冲击之前,纸媒开拓视频方面的业务几乎很难想象,但是在2014年之后,媒介空前融合,已经不分纸媒、网媒、电视媒体了,只要是利于阅读、传播的新闻形式,都被整合在一部手机上了。比如,新京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文章里,也会插入自己拍摄、制作的《我们》视频新闻。视频用来模拟、再现新闻发生过程,文字用来深度报道、解析、评论,形成互补和合力,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。
纸媒具备入局短视频战场的优势
其实,纸媒进军短视频领域,也有自己的优势。否则,就不会有梨视频的诞生和成功。梨视频是由原东方早报社长、澎湃新闻CEO邱兵创建的一个资讯类视频平台,于2016年11月3日上线,2018年4月份,已完成腾讯领投、百度等跟投的6.17亿元A轮融资。
首先,对于年轻的采编人员,在学校里或多或少学习过一些视频制作知识,只是在纸媒的工作环境中,很少运用到这些,比较生疏,经过简单的培训,就能转化成视频制作团队的一份子。而有点资历的年长采编人员,虽然不容易接受业务改造,特别是在报刊社有编制的人员,做不做视频业务对他好像也没有什么影响,不愿去做。这就要求纸媒内部要转换思路,将视频拍摄和视频内容发布纳入绩效考核体系,督促人们去做。
其次,采编人员本身就具备较强的文案功底,稍作引导,就能讲好短视频故事。拿人民日报刷屏的微视频《牵妈妈的手》为例,起承转合的文案写作手法,层层铺开,扣人心弦。同时,为配合短视频传播,人民日报还做了9张海报文案,每一张海报都有一段短文案,连在一起又是一个长篇文案。为了让短视频有后续活动,人民日报又联合腾讯新闻和天天P图,出了一个互动H5文案,上传自己和妈妈的合照,通过P图,一起回到小时候。这三个宣传活动连在一起打出了组合拳,实现了联动传播效应。除此之外,光明日报、中国青年报、浙江日报、新京报等纸媒也制作出了优质、传播效果良好的短视频,这也凸显出传统纸媒完全有能力做出刷屏的短视频,入局短视频战场。
此外,纸媒在前几年媒体融合的进程中,基本上都拥有两微一端(客户端)的新媒体资源配置,而且具备一定的粉丝基数,能够为短视频内容的发布提供内部渠道支撑。
纸媒应量力而行,搭建新闻演播厅
针对视频制作基础薄弱,特别是后期制作水平低的问题,这其实是当前视频制作过程中的通病,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节目,后期人员熬夜赶工已是业内常态了。
对于这个问题,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曾撰文指出,纸媒要创新技术,运用或开发更适合本媒体需求的短视频生产软件。事实上,国内已经有公司研发出了一套面向大众的智能化视频操作系统——汇隆集团的视频智能拍摄系统,专门用来拍摄制作短视频,目前在大众影像行业使用广泛,人们用它拍了很多品质优秀的抖音、优酷、腾讯短视频,纸媒也可以用它来拍摄制作微视频。
就算人员培训问题和后期制作问题能够解决,素材库的建立对于传统媒体来说,也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诚然,适合各个媒体自身气质的视频素材库,是需要一草一木搭建的。但在初期,报刊等纸媒完全可以借助外力,购买价格适宜的素材库。就像玉树电视台、法制日报等花费40万元左右搭建了自己的新闻演播厅系统(含摄像系统、拾音系统、导播系统、提词系统、非线性编辑系统、影棚、灯光系统),不仅能随时录节目、拍短视频,设备厂家——汇隆集团还赠送了他们急需的视频素材库,内含场景、模板、曲库资源等,素材库还定期更新,可以满足日常视频节目制作所需。
当今,短视频急速爆发,用户规模从2016年的1.53亿激增到2.42亿,2018年用户规模预计在3.53亿。纸媒必须加快转型步伐,早日达到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融合目标,短视频作为新一轮风口,报刊等传统纸媒应该把握先机,尽早入局,以期收获这波红利。2018年岁尾,人民网党委书记、总裁叶蓁蓁透露,人民视频将设立1000万元影像基金,鼓励更多摄影师和人民拍客参与优质影像的生产、聚合和传播。